花蓮聖地慈惠堂史話之一百三十九:新生慈惠堂方李霞堂主
前言:
慈惠堂瑤池金母信仰,自民國38年(1949)在花蓮聖靈顯化發源崛起,快速擴散,經數十年發展,信徒超過百萬人、分支遍佈全臺及海外達千家以上,形塑出獨特的信仰文化。
其中,開山元老、歷任先賢的默默奉獻,以及口耳相傳的靈驗神蹟、母娘悲憫的感應故事,更是凝聚慈惠人的重要能量。
~不容青史盡成灰~
本題:新生慈惠堂方李霞堂主
舊堂址:台北市士林區芝山新村十六號
堂景:位於陽明山坡,七星山脈相連接,紫山岩之陽,坐東向西,堂殿美侖美奐,巍峨大寶殿,設備雅觀,前有「員山仔」山屏列,遠瞻繁華之台北市,四週盡收眼底芸草飄香,山明水秀,百鳥爭鳴,山花吐艷,樹木迎賓,眞不亞之仙境,令人忘返也。
開堂年月日:民國五十八年八月三日
堂主簡介:堂主方李霞(1911〜1981,台北金山人), 承友人之介紹到羅東慈惠堂崇拜金母,經過六個月,虔誠感動母示,塑母寶像,籌備一切,擇地於台北市新生北路一段一O二巷四號住屋(鋼筋建設)為母堂,修身渡眾,為求母教之發展,乃擇地、擇吉於民國六十年正月一日動工興建,日夜不寐不休,耐勞刻苦而完成,於是年七月十七日,金母聖誕日安坐,為母教而效勞,對香客之親切,熱心全意的招待,為求更進一步之發展,所以雖在山坡,競競業業,績效卓著,香客盈門,香火鼎盛,絡繹不絕於途,實母教之光也。爰賦詩云:
朝聞大道在陽明,還我自然兩俗情。
金母霞光實普照,眾生朝拜磐聲鳴。
(以上資料來源:民國六十八年《慈惠堂史》三十週年 姜憲燈編)
民國六十二年全省第一屆慈惠總堂堂務委員會成立,主委是傅來乞,副主委陳萬枝和陳清富,方李霞亦為堂務委員之一。
「因為電線走火新生堂受回祿之災,所有神像移至方李霞堂主創建的無極紫天宮。
靈乩協會的創會元老們幾乎是方李霞堂主的徒弟。」(謝沂辰同道 提供)
在民國六十八年之前,國內外有兩百十八間慈惠堂,新生慈惠堂排行六十九,是老堂。早期積極參予全省堂務推動,是靈乩協會重要的推手,當然對於慈惠系統母教之貢獻,正是典型在夙昔,期待同道提供方李霞堂主更多的生平事蹟。
(2022.8.29午后初稿 轉載請註明出自”痞客邦純吾部落格”)
民國六十二年匾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