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古書收藏之十二:《使署閒情》六十七輯・陳漢光校訂〜一位為台灣文獻鞠躬盡瘁的前輩
前言:
一、留下記憶,留下收藏
日本東京都神田,是世界有名的古本(舊書)街。民國五、六十年代,旅居東京十二年,走遍東京都的江戶情懷,”神田”更是每個月要去一、兩次,走訪一百多家的舊書店,待上一整天……留下記憶,也留下”古本”收藏。
泛黃的照片,有熟悉的八木書店、東陽堂、玉英堂書店。
神田神保町不只有日本的古書,也有中國的古書,常流連忘返。回國之後,牯嶺街、光華商場常去尋寶,都改觀了,花蓮市的舊書舖子、時光書店是二手書店,經營者張先生、吳小姐很用心,偶而也去逛逛。
二、天津風餃子、包子
神田的神保町鈴蘭通り的天津風包子、餃子,主菜是煎餃,配上泡菜、白飯、湯,就是一客,店名”是味多包子”,四十年餘味猶在。
本題:《使署閒情》六十七輯・陳漢光校訂〜一位為台灣文獻鞠躬盡瘁的前輩
《使署閒情》,清乾隆巡台御史六十七輯,六十七,字居魯,係滿洲鑲紅旗人,官戶部給事中,乾隆九至十二年(1744〜1747)六十七任巡台御史。雖是滿人,詩文造詣深厚,其《番社采風圖》、《台海採風圖》,為台灣風土人物,留下畫冊。
六十七和范咸重修《台灣府志》,在之前有蔣毓英、高拱乾、周元文、劉良壁,修完府志,六十七和范咸應該第五度修《台灣府志》了。
六十七重修的《台灣府志》藝文篇無法容納的作品,為免有遺珠之憾,分賦、詩、雜著三類編入《使署閒情》。
民國四十年(1951)十二月,陳漢光先生創刊”台灣風物”雜誌社,正式出版第1卷第1期。民國四十五年三月出版《閩海贈言》,四十六年五月出版《使署閒情》,皆由陳漢光先生校訂,這兩本書,在當時都是極為珍貴的明清文史資料。
陳漢光先生(1921〜1973),福建省漳州龍溪人,累世書香,父親陳家瑞曾纂輯龍溪和南靖兩縣縣志。1951年起任台灣省文獻委員會採集組組長,後升任文獻委員會委員。
民國六十一年,我旅居日本,曾和陳漢光先生通信,請教有關《台灣詩錄》詩作問題,他很親切回復,可惜他的航空信,幾次搬家遍尋不著。
民國三十九年四月十日,陳漢光和賴垂女士結婚,婚後無出,領有一養子陳中,民國六十二年,他英年早逝,得年五十三,收藏書籍部分流入牯嶺街古書肆,為研究台灣史前輩購得,部分捐贈某大學圖書館。
《台灣詩錄》上、中、下三冊,在民國六十年由陳漢光先生編,台灣省文獻委員會出版,自唐代至日治詩作,皆附參考文獻,並有簡註,足見其博學和用心。
著述等身的陳漢光先生,作品陸續從書庫中找尋,再次拜讀,緬懷一生為台灣文獻鞠躬盡瘁,他功在台灣文獻,是一位不該被遺忘的前輩。
(2021.9.25 晚初稿 2021.9.27二次稿 轉載請註明出自痞客邦”純吾部落格”)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