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筆記之二百二十五:馬太鞍百年古屋

一、馬太鞍與太巴塱

     馬太鞍與太巴塱是花蓮縣光復鄉境內兩個最古老的阿美族部落。這兩個部落以光復溪為界,西為馬太鞍社及其勢力範圍,東為太巴塱社及其勢力範圍。

     馬太鞍譯自阿美族語,意即樹豆,馬太鞍社人遷來光復鄉現址時,該地盛產「樹豆」,阿美族語稱樹豆為Fata’an,遂以此為社名。(參考《阿美族史篇》P100及103.)

二、馬太鞍百年古屋~致上深深敬意

     馬太鞍百年老屋,位於光復鄉武昌街,是傳奇人物謝公伯芳先生(1870~1948)和夫人蔡加里女士(1875~1962),勤儉持家,開源節流,古屋一樑一柱,一釘一鏟,辛苦完成此近百年古屋,是留給後代重要的文化資產。

     馬太鞍古屋建於日治時代大正十三年,即民國十三年(1924),是傳統的阿美族木屋,斜頂式建築,屋頂以箭竹排列再外覆鐵皮。樑柱接頭處鑿洞加卡榫……屋內擺設,呈現一幕幕百年舊家風貌,生活點滴,緬懷謝公伯芳創業維艱,並對謝家後代維護先人建築和文物的苦心用心,致上深深的敬意。

  (2020.11.23 上午初稿  轉載請註明出自痞客邦”純吾部落格”)

 

田225-2.jpg

田225-15.jpg

 

 

田225-5.jpg

 

田225-7.jpg

田225-6.jpg

田225-12.jpg

 

 

田225-10.jpg

田225-13.jpg

田225-14.jpg

田225-1.jpg

田225-11.jpg

田225-9.jpg

 

 

 

 

 

田225-4.jpg

田225-18.jpg

田225-17.jpg

 

arrow
arrow

    純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