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堂先生媽濟世篇之十四:斬皮蛇

前言:

        五十年代的花蓮人,只要覺得孩子「怕著驚」,一定要去惠安堂找「先生媽」收驚。有母娘傳授神力的「惠安堂先生媽」,成為花蓮孩子們的守護使者、民俗醫療的菩薩。

        人稱「先生媽」的惠安堂老闆娘謝金蓮女士(1926~2000),自民國四十年前起開業以來,紅遍花蓮港,沒有顯赫的出身、不是醫療專業背景,但是同情困苦的慈悲心腸,加上慈惠堂的濟世神話,先生媽的傳奇成為花蓮民間人物的重要篇章。

以下是訪談記錄

時間:2014.6.27(農曆6月1日) 10:00~11:00

地點:花蓮市中華路34號惠安堂二樓

報導人:陳江湖

採訪人:劉純吾

一、拜地基主、娓娓道來

        跟隨惠安堂先生媽數十年的陳江湖,一如先生媽在世時的習慣,每天上午到五樓神明廳,獻上五樣水果敬瑤池金母即母娘等仙師。每逢初一、十五備水果、餅乾供品,在二樓的後方餐廳面向門窗拜地基主,那一天娓娓道來先生媽”斬皮蛇”的故事。

二、先生媽”斬皮蛇”

      先生媽堅定的信仰,有母娘傳授的神力,留下了不少的靈驗事蹟,陳江湖談到了斬皮蛇”。

        先生媽斬皮蛇,要準備幾件東西:

1.六月稻草一束 2.母娘大符一張 3.刈金一份 4.菜刀一支 5.硃砂(註一)

      斬皮蛇要在中午、日正當中(註二),先生媽恭請母娘,口中唸著咒語:「請母娘來作主,是蛇公、是蛇母斬離離,入山去。」用菜刀在皮蛇處比劃,用硃砂稍稍點一下,完成簡單儀式,有的需要再服藥。

三、”醫道”弘法的典範

        清同治三年(1877)屏東里港教會的張源春(馬卡道平埔族),翻山越嶺到台東成功鎮石雨傘傳福音,用祈禱水一碗,治療久患哮喘的頭目,遠近來求醫治的人眾多,他就用大碗公裝滿清水,禱告後讓病患分取飲用,凡飲用者皆得醫治,福音就快速傳佈了此地區,創立了東台灣第一間教會,是”醫道”傳福音的典範。(註三)

        早期,基督教的傳教士,會替信徒治病,馬偕(1844~1901)行醫傳道,那一張在花蓮為信者拔牙的相片,讓人印象深刻。

        基督教傳教士治病傳福音,惠安堂先生媽是民俗醫療的活菩薩,救人傳道理、弘法,一樣都是”醫道”的典範。

        先賢的佳話,有它的時空背景,現在因為醫療太發達了,但虔誠的信仰,卻能突破時間和空間的考驗。

(註一)聖地慈惠堂總堂堂務顧問楊宏文先生補充說明。

(註二)聖地慈惠堂總堂管理委員會委員兼公關組長吳綿芳女士補充說明。

(註三)台灣古早教會巡禮1997.人光出版社P211、P225。

(轉載請註明出自”痞客邦純吾部落格”)

圖一、1960年聖地慈惠堂總堂"過火"(劉世武攝影集)

14-1.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純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