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花蓮聖地慈惠堂史話之二百六十七:童乩桌頭之研究

前言:

          慈惠堂瑤池金母信仰,自民國38年(1949)在花蓮聖靈顯化發源崛起,快速擴散,經數十年發展,信徒超過百萬人、分支遍佈全臺及海外達兩千家以上,型塑出獨特的信仰文化。

      其中,開山元老、歷任先賢的默默奉獻,以及口耳相傳的靈驗神蹟、母娘悲憫的感應故事,更是凝聚慈惠人的重要能量。

                   ~不容青史盡成灰~

 《童乩桌頭之研究》,作者小靈醫(筆名),人光出版社,民國六十六年(1977)六月一日出版。

    本文原只為對台灣當今之童乩桌頭之宗教作一更深入的探討了解,同時也只為了寫一篇宗教學之碩士論文而已。雖然只是碩士論文,作者實地田野調查,十分認真,採訪童乩和桌頭,數個案例,交叉比對,歷經近半世紀仍然是一本童乩桌頭研究,值得閱讀的入門書。

   童乩可能是中國最早之巫醫,明朝傳入台灣,帶來童乩桌頭之宗教。

  書中精華摘錄如下:

    許地山先生對中國古代文獻較有考究,他認為「扶箕」乃由「飛鸞」而來,大概是因神仙駕鳳乘鸞而得此名。扶箕乃是一種古占法,卜者觀察箕地動靜,來斷定所問事情底行止與吉凶,後來漸次發展為書寫,或與關亡術混合起來,不藉箕底移動,逕然用口說出,或用口說出底也有。乩者,依許地山先生主張,「乩」乃從「占」來,這點本人有同感,因童乩主要工作乃是為了指點迷津,有「占卜」與「預言」之意。

     吾人認為童乩桌頭,才是真正臺灣民間宗教之靈魂人物,有深入研究的價值。如果沒有童乩與桌頭,恐怕臺灣的民間宗教,早就不復存在了。

     桌頭可分為兩類,一種是屬於業餘性的,又可稱為「筆生」,在旁邊記錄的。另一種是較專業的,多為法師。但兩者共同必備之條件是識字,且熟暗中葯或草葯知識者。

     桌頭,或稱筆生,日本人稱之為「通譯者」,這只說明其工作的一部份,解釋或翻譯童乩之意(即童乩表示)給人知道。普通桌頭的任務是「觀童乩」,請神靈來降童,就是請神來附在童乩身上,使他做為靈媒,但筆生不會作法,只是在旁作翻譯,記錄工作。

     古今童乩桌頭之傳授,不立文獻,多用口傳或秘傳,故無從稽考其起源及歷史之演變,此其研究困難之一。因此必須藉重於實際去訪問調查,親自去觀察,以現在所發生的宗教現象加以分析評價。所以可說是一種橫剝面的研究,而非縱剝面的研究。

 (2022.6.4初稿 2023.1.2二次稿 轉載請註明出自痞客邦”純吾部落格”)   

慈267.jpg

arrow
arrow

    純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