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聖地慈惠堂史話之一百六十四:扶鸞聖諭彙集篇之三〜簡丁木扶鸞降乩
前言:
慈惠堂瑤池金母信仰,自民國38年(1949)在花蓮聖靈顯化發源崛起,快速擴散,經數十年發展,信徒超過百萬人、分支遍佈全臺及海外達千家以上,型塑出獨特的信仰文化。
其中,開山元老、歷任先賢的默默奉獻,以及口耳相傳的靈驗神蹟、母娘悲憫的感應故事,更是凝聚慈惠人的重要能量。
~不容青史盡成灰~
先賢詩摘
簡丁木先賢摘錄記
總堂開山元老簡丁木,信奉 瑤池金母共歷十四星霜,至中華民國五十二年歲次癸卯十二月初八日子時,功園果滿,奉詔回天,七天後,其威靈降於台北分堂,降詩數首,述其在生畧歷,而及勸眾勤修等,其後繼續到各堂扶鸞揮寫。惟錄數首而供參閱。
中華民國五十二年歲次癸卯十二月十五日晚,九點降於台北分堂(仙逝之第七天)
其一
吾本天庭武曲星,上天頒命下凡塵。
建基慈惠東瀛立,普渡原人顯聖靈。
其二
功果園滿下詔旨,天兵天將接回池。
母娘親教揮鸞法,奉旨來堂披眾知。
其三
回憶生前業障多,悲歡離回苦奔波。
而今快樂瑤池府,姊妹堅修細琢磨。
其四
人生何故苦勞心,跪請母娘細釋明。
試煉真金不怕火,千魔百考鍛身心。
其五
大道理深用意研,虔誠自得妙真詮。
老娘念子慈心切,姊妹同修返瑤天。
同月十九日降於南台分堂
其一
誼舅姊妹各周知,奉命來堂會諸誼。
各位虔誠功果立,完成母願合天機。
其二
簡章粗句現尊前,丁木揮詩請道安。
我本天庭武曲將,建立慈惠果完園。
次年甲辰一月十六日降於花蓮林慶舟家堂
其一
奉命到來姊妹前,借乩致意喜歡顏。
本星降世為闡教,任務完成返瑤天。
其二
姊妹侄舅妻子明,在生行事違人情。
原寬非出本身意,善惡辨來分濁清。
其三
良辰奉命轉瑤京,各位有情後送行。
希眾勤修脫練化,渡回三教一家人。
註釋:脫練化三字請參錦囊六首詩中之第五、六、二首。
同月二十日示夢與法華山羅瑞火曰:
其一
瑞氣和祥展法華,火星螢映照婆娑。
賢才應得真玄諦,弟妹勤修返故家。
其二
愚心喜得完宏願,兄弟長離實可嗟。
感法難甦妻子夢,愧將血汗化泥沙。
同月二十六日晚十點降於屏東興南分堂
瑤池金母降示金言
詩曰
南風吹過北風橫,諸子勤修勿厭難。
只要同心行善事,同甘同苦學神仙。
訓曰
今晚特帶武曲星簡丁木,臨堂會晤,希諸靜候,聽從訓意堅修。
簡先賢降曰
我簡丁木與各位長辭,奉詔回上瑤宮,母娘身邊,今晚隨從母駕到堂,與眾會晤,甚感榮幸,希諸弟妹,虔誠修練,後必同回 瑤天,隨 母左右也。
其一
簡句片語訓諸郎,丁隨母駕遍台疆。
木金水火土中立,初到興南借筆揚。
其二
本星降世建東瀛,普渡群黎出苦津。
功果圓成母詔返,諸生持練勿辭辛。
同晚十一點降於中壢分堂
其一
臨乩借筆寫詩章,聚會歡顏表意衷。
悲喜情深如手足,功圓奉詔返瑤宮。
其二
簡言難表生前意,丁命遊巡各母堂。
木植成林功增培,到時母詔樂無窮。
中華民國五十四年歲次乙巳二月十八日總堂十六屆大典時降曰
其一
簡子擬文章半明,丁心士志已完成。
木舟渡拔時非遠,是選瑤堂奉母情。
其二
瑞氣無虛化大千,雲梯矗立惠人天。
長椎預示知期近,流水滔滔恐覆顛。
註釋:瑞雲覆顛四字是暗示妙語。
中華民國五十五年歲次丙午二月十八日總堂十七屆大典時降曰:
余簡丁木佔越幾句:
其一
一年一度省娘頻,路遠山遙不畏辛。
慶賀總堂創蹟日,弟兄聚首同胞親。
其二
虔誠兄弟建瑤堂,啟化迷人認母娘。
凡眾恨吾猶未化,三心早悟祝恢張。
(出自《瑤命皈盤》)
(2022.11.27初稿 轉載請註明出自”痞客邦純吾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