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筆記之三百九十五:大庄河南堂邱屋 〜堂號巡禮之五十九〜
花蓮縣富里鄉舊稱大庄的東里村,有一座客家古屋,即河南堂邱家的邱屋,一如美濃宋屋,客家稱”屋”是正確的,閩南人才稱做”厝”。
邱家第一代邱順連、邱廖定妹夫婦,來自屏東縣新埤鄉打鐵村,打鐵是典型的客家庄。日治初期,即明治三十四年(1901)費盡千辛萬苦,才落腳大庄,經來自廣東的曾阿稷傳授中醫,第二代邱安德創養元藥房,名重鄉里,經數十年的累積,並向銀行貸款,禮聘大陸來台的建築師邱鎮邦繪圖設計,於昭和八年(1933)秋開工建造,在昭和十一年(1936)落成,大廳雕樑畫棟,紅瓦屋頂,走廊雕刻中華歷史人物,如文王拖車、姜太公釣魚、關公過五關斬六將,孔明空城計等,正廳有當代名書法家劉家驤等人墨寶,第二代即起造人安德公亦寫下一楹聯:
施恩休望報,回頭且看爾兒孫;
盡孝莫辭勞,轉眼便為人父母。
勉勵後輩以孝治家。「忠實第」三字懸於廳後,教子孫忠於事,誠實待人,勿辱先人一番苦心。我特別喜歡大門兩邊的竹節石柱,竹貴有節,呈現這個客家老家族的家風。
二OO二年五月四日(日曜日),專誠拜訪大庄邱屋,承邱顯榮老師熱忱接待,他是邱家第四代,除惠贈他撰稿的〜大莊「河南堂」興建紀事,並將他手中的東里國民小學九十週年校慶專輯,轉送給我,彌足珍貴。
邱顯榮老師已過世多年,二O二一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和二O二二年元月二日,我再度拜訪大庄邱家,邱顯榮老師的胞妹邱菊貞女士(民國三十二年次),住在邱屋,和邱大姐相談甚歡,共憶大庄舊事,互道珍重。
◎附邱家四代
第一代―邱順連、邱廖定妹、曾阿稷。
第二代―邱安德
第三代一邱金水→第四代 邱明智
邱金富→第四代 邱顯榮、邱菊貞
※參考引用資料:邱顯榮〜大莊「河南堂」興建紀事
(2022.1.13午后初稿 轉載請註明出自痞客邦”純吾部落格”)
邱屋河南堂
竹節石柱
右邱菊貞女士,左本文作者
邱顯榮撰大莊河南堂興建紀事
2002.5.31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