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的古書收藏之十:閩海贈言〜明沈有容輯  陳漢光校訂〜魍港˙堯港今昔

  前言:

一、留下記憶,留下收藏

          日本東京都神田,是世界有名的古本(舊書)街。民國五、六十年代,旅居東京十二年,走遍東京都的江戶情懷,”神田”更是每個月要去一、兩次,走訪一百多家的舊書店,待上一整天……留下記憶,也留下”古本”收藏。

          泛黃的照片,有熟悉的八木書店、東陽堂、玉英堂書店。

           神田神保町不只有日本的古書,也有中國的古書,常流連忘返。回國之後,牯嶺街、光華商場常去尋寶,都改觀了,花蓮市的舊書舖子、時光書店是二手書店,經營者張先生、吳小姐很用心,偶而也去逛逛。

二、天津風餃子、包子

           神田的神保町鈴蘭通り的天津風包子、餃子,主菜是煎餃,配上泡菜、白飯、湯,就是一客,店名”是味多包子”,四十年餘味猶在。

本題:閩海贈言〜明沈有容輯  陳漢光校訂〜魍港˙堯港今昔

      《閩海贈言》明代沈有容輯,陳漢光校訂,於民國四十五年(1956)三月三十一日由台灣風物雜誌社出版印行,限定三百部,每部訂價十元。(按:民國四十五年,一斗米13.8公斤是新台幣五十元)

      《閩海贈言》一書,中土藏本無考,今僅知日本國立東京大學附屬圖書館有一部,係於大正五年(即民國五年)八月二十八日入藏,編號為二二七二九六。

      台灣風物所存影本,係於四十四年底,託華僑李獻璋先生自該校攝影。

      本書作者,多為明萬曆間名士,其最後一序為萬曆丁巳(四十五)即西元1617年。

      沈有容字士弘,安徽宣城人,受福建黃巡撫之聘,到泉州任把總,曾於萬曆三十年(1602)十二月初八日率水師渡海至澎湖,進駐台灣,將倭寇殲滅,奏凱而歸。

      隨同沈有容來台的連江人陳第,撰述一篇<東番記>,描述風土地志,原住民生活,是距今四百多年前,台灣極為珍貴第一手資料,這一篇就收集在《閩海贈言》卷之二。

      「東番夷人不知所自始,居澎湖外洋海島中,起魍港、加老灣(鹿耳門)、歷大員、堯港、打狗嶼、小淡水、雙溪口、加哩林、沙巴里、大幫坑、皆其居也。」(陳第<東番記>,萬曆癸卯,即萬曆三十一年,西元1603年纂)。

      魍港,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余文儀續修《台灣府志》有如下記載,「蚊港,西面臨海旋青峰闕,為蚊港。」明萬曆十四年(1586)進士何喬遠的《閩書》所記載的「魍港」,很可能就是指蚊港,蚊港,在嘉義縣東石鄉塭港的海岸,今日的八掌溪口有所謂蚊港的古名。(安倍明義《台灣地名研究》P203.)

      當然,今日google告訴我們,蚊港在雲林縣臺西鄉蚊港村東大半部。而魍港,荷蘭語Waukan,又稱莽港,在今嘉義縣布袋鎮好美里。

      堯港今寫做蟯港,蟯音饒,蟯港內海,昔稱堯港內海,是西南沿海三大古潟湖之一。隨著蟯港內海逐漸淤積,現今的興達港內海(在高雄市茄萣區),可視為堯港內海的遺跡了。

      從魍港、堯港,數百年呈現不同風貌,正是滄海桑田。

   (2021.8.2 午後初稿   轉載請註明出自痞客邦”純吾部落格”)

古10-2.jpg

古10-3.jpg

古10-1.jpg

 

arrow
arrow

    純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