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記劉家家族的故事之四:七腳川溪畔番薯園
一、番薯~外來農作物
番薯又稱地瓜,明萬曆間,有金門鄉人到呂宋,密截番薯蔓,帶回故里。自此番薯在這塊島鄉落地,生根,繁衍。
大約在十六世紀末以後,台灣開始栽植番薯這個外來的農作物(2003.12.28中國時報,楊樹清,番薯 王朝。2004.5月城邦文化 蔡承豪楊韻平著 《台灣番薯文化誌》)(轉載請註明出自”痞客邦純吾部落格”)
二、七腳川溪畔番薯園
祖父劉宗鈖先生在日治昭和五年(1930)自台北新店大坪林移居花蓮市郊田浦,向日人購下松本精米所,(就是後來的源豐碾米廠),展開事業的第二春。勤儉持家,碾米廠養數百頭豬仔很正常,於是購農地種番薯,鄰近荳蘭橋七腳川溪畔的這塊166坪番薯園,常能勾起童年的回憶。(七腳川溪又名吉安溪)
持有七八十年,祖父的大兒子和三兒子(父親)苦心護產,原是番薯園,圍牆為大伯父所建,已有五六十年,滄海桑田,周邊住宅林立,果真難捨能捨,把持不住,已整地將易主……,緬懷祖父大伯父父親,深深感恩和歉疚。
(2019.11.7中午初稿)(轉載請註明出自”痞客邦純吾部落格”)
前排右起:二伯父劉盛多、二伯母黃素娟,大伯父劉永㴛、大伯母陳玉霞,五叔父劉盛中、五叔母土井由紀,父親劉盛惠、母親謝金蓮,四叔父劉盛耀、四叔母張玉蕊。(攝於民國五十年代)
左一劉宗鈖先生
七腳川溪畔166坪土地
(轉載請註明出自”痞客邦純吾部落格”)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