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西王母研究初稿之五

目錄

一、緒言

二、神話傳說中的西王母

三、神仙思想上、神話故事中的西王母

四、中國道教史上的西王母

五、古典小說中的西王母

六、台灣西王母的信仰中心—花蓮聖地「慈惠堂」之沿革與發展

七、結論

前言:

                慈惠堂瑤池金母信仰,自民國38年(1949)在花蓮聖靈顯化發源崛起,快速擴散,經數十年發展,信徒超過百萬人、分支遍佈全臺及海外達千家以上,型塑出獨特的信仰文化。

              其中,開山元老、歷任先賢的默默奉獻,以及口耳相傳的靈驗神蹟、母娘悲憫的感應故事,更是凝聚慈惠人的重要能量。

                        ~不容青史盡成灰~

五、古典小說中的西王母

《大唐三藏取經詩話》,是南宋人的作品,計十七章,每章有詩有話,故名為詩話。中國小說分章回,要以本書為最早,它可說是章回小說的鼻祖。《大唐三藏取經詩話》入王母池之處第十一:「登途行數百里,法師嗟嘆。猴行者曰:我師且行,前去五十里地,乃是西王母池。法師曰:汝曾到否?行者曰:我八百歲時,到此中偷桃喫了;至今二萬七千歲,不曾來也。……前去之間,忽見石壁高芩萬丈;又見石盤,闊四五里地;又有兩池,方廣數十里,瀰瀰萬丈,鴉鳥不飛。七人纔坐,正歇之次,舉頭遙望萬丈石壁之中,有數株桃樹,森森聳翠,上接青天,枝葉茂濃,下浸池水。法師曰,此莫是蟠桃樹?行者曰,輕輕小語,不要高聲,此是西王母池。……空中見有一人,遂吟詩曰,花果山中一子才,小年曾此作場乖;而今耳熟空中見,前次偷桃客又來。」按:山東泰山,亦有王母池。(轉載請註明出自”痞客邦純吾部落格”)

明朝、吳承恩的《西遊記》,大約完成於隆慶四年(一五七O),《西遊記》第五回一亂蟠桃大聖偷丹、反天宮諸神抓怪:「玉帝道:朕見你身閑無事,與你件執事。你且權管那蟠桃園,早晚好生在意。大聖歡喜謝恩。朝上唱喏而退。……大聖看玩多時,問土地道:此樹有多少株樹?土地道:有三千六百株,前面一千二百株,花微果小,三千年一熟,人喫了成仙了道,體健身輕。中間一千二百株,層花甘實,六千年一熟,人喫了霞舉飛昇,長生不老。後面一千二百株,紫紋缃核,九千年一熟,人喫了與天地齊壽,日月同庚。……只見那猴王脫了冠服,爬上大樹,揀了熟透的大桃,摘了許多,就在樹枝上自在受用。……一朝,”王母娘娘”設宴,大開寶閣,瑤池中做”蟠桃勝會”……七衣仙女直至園門首……入樹林之下摘桃。……只見那樹上花果稀疏,止有幾個毛蒂青皮的。原來熟的都是猴王喫了。……王母聞言,卻去見玉帝,備陳前事。……又有四個大天師來奏上:太上道祖來了。玉帝即同王母出迎。」王母被尊為”娘娘”,就是”王母娘娘”,應該是從吳承恩的《西遊記》開始的。   

                明末天啟四年(一六二四),馮夢龍著作的《警世通言》第二卷莊子休鼓盆成大道,亦曾出現”王母娘娘”:「話說周末時,有一高賢,姓莊名周,字子休,宋國蒙邑人也。曾仕周為漆園吏。師事一個大聖人,是道教之祖,姓李名耳,字伯陽。伯陽生而白髮,人都呼為老子。莊生常晝寢,夢為蝴蝶,栩栩然於園林花草之間,其意甚適。……莊生一日在老子座間講易之暇,將此夢訴之於師。卻是個大聖人,曉得三生來歷。向莊生指出夙世因由,那莊生原是混沌初分一個白蝴蝶。天一生水,二生木,木榮花茂,那白蝴蝶採百花之精,奪日月之秀,得了氣候,長生不死,翅如車輪。後游於瑤池,偷採蟠桃蕊,被王母娘娘位下的青鸞啄死。其神不散,托生於世,做了莊周。」(轉載請註明出自”痞客邦純吾部落格”)

蒲松齡,生於明末崇禎十三年,卒於清代康熙五十四年(一六四二~一七一五),其《聊齋誌異》大體完稿於康熙十八年(一六七九)。《聊齋誌異》被歸類於”志怪小說”,”志怪小說”,起於魏晉,並延伸至六朝以後的整個封建社會。蒲松齡創作的《聊齋誌異》,把志怪小說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峰,《聊齋誌異》有三處出現西王母,其一:「孤曰,阿繡吾妹也,前世不幸么殂,生時,與余從母至天宮見西王母,必愛慕,歸即刻意效之。」(《聊齋誌異》阿繡)其二:「術人惆悵良久,乃云,我等之爛熟,春初雲積,人間何處可覓,惟王母園中,四時常不凋謝或有之,必竊之天上乃可。」(《聊齋誌異》偷桃)按:術人,為演劇之人。其三:「李微曰,便曾不盜得王母籮中線,又未與玉皇香案吏一眨眼,中懷坦坦,何處可用哭者?」(《聊齋誌異》閻王)

竹枝,本出於巴渝(今,四川省巴縣),唐、元和中,劉禹錫(夣得)謫其地,聞里中兒聯歌竹枝,作新詞十餘篇。當時和者多,而未盛行。及明、楊鐵崖作西湖竹枝,和者百餘家。後者倣之,以七絕詠土俗瑣事,多謂之”竹枝詞”。(註四二)嗣後逐漸繁衍於其他各省地區,如:清、高詠有”上海新年竹枝詞”,杭世駿有”福州竹枝詞”,郁永和有”台海竹枝詞”等不勝枚舉,”竹枝詞”成為飄詠土俗瑣事的七言四句歌詞,最適於雅俗共賞。(註四三)清代北京竹枝詞都們雜詠中有一首”蟠桃宮”「三月初三春正長,蟠桃宮裏看燒香;沿河一帶風微起,十丈紅塵匝地颺。」蟠桃宮本叫太平宮,在北京東便門內,廟內主祀神是王母娘娘,蟠桃宮這一俗稱,即因王母蟠桃盛會的傳說而得名。農曆三月初三是著名的蟠桃宮廟會,廟會時”傾城士女,毂擊肩摩”,百戲競陳,熱鬧非凡。(註四四)(轉載請註明出自”痞客邦純吾部落格”)

吉林的蟠桃宮,一如北京的蟠桃宮那樣香火鼎盛,而甘肅省涇川縣回山的西王母宮,也被尊為大陸西王母信仰的聖地。西王母宮始建於西漢武帝元封年間(西元前一一O至一O五年之間),距今已有兩千一百多年的歷史,可惜在清同治年間發生的一次戰事中被焚毀盡淨。唯可幸者,遺有宋太祖開寶元年(九六八)巨碑「重修回山王母宮頌」及明熹宗天啟元年(一六二一)「重修王母宮記」。沿傳古歷三月間,是涇川縣回山王母宮的盛會。四方信徒不避風雨路遙,都要到回山朝拜西王母,為當地重要的民俗。(註四五)從章回小說、志怪小說,到竹枝詞的記載,可以明白西王母的信仰,源遠流長,在中國大陸非常的普遍,這個盛況,一直維持到抗戰前後。老舍的《四世同堂》小說,分為惶惑、偷生、饑荒三部,完成於一九四四至四八年之間,其第二部偷生(下),有這麼一段祈求:「曉荷眞害了怕。……他開始認真地禱告玉皇大帝、呂祖、關夫子,與王母娘娘。他覺得這些神仙必能保佑,不至於教他受了一刀之苦。……越禱告,他可是越心慌,因為他弄不清哪位神仙勢力最大,最有靈應。萬一禱告錯了,那才糟糕。」(註四六)

一九四九年四月,首都南京淪陷,中共竊據大陸,同年十二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道教與佛教、基督教、天主教,同遭浩劫。一九六六年八月起,中共「文化大革命」熱烈展開,宗教受到空前的破壞,道教信仰幾乎從中國民眾的精神生活中消失殆盡。這種現象一直持續到一九八O年十二月,「四人幫」接受審判之後,才稍見好轉。一九八二年十一月開始,中共政府實施後繼道士的養成,以及道教科儀和道教經典的研究。《道藏提要》、《道教答問》、《道教辭典》等著作,陸續出爐。一九八七年十一月,開放大陸探親,兩岸交流益趨頻繁,為便於台胞的尋根,北平白雲觀、湄洲媽祖廟、涇川回山的西王母等道教聖地,已經完成修復、重建。信仰的復活,以及廟宇的重建,是中國大陸全國性的趨勢,因為它會為中共帶來源源不斷的觀光財源。

註四二:竹東散史  日本竹枝詞集序  日本東京堂出版

註四三:陳香編著  台灣竹枝詞選集代序  台灣商務印書館

註四四:同註八頁四十六

註四五:劉映祺著  西王母與涇川回山  收錄於《慈惠道統雜誌》五十九期          八十四年八月號

註四六:老舍著  四代同堂偷生(下)  頁三O三  輔新書局

(中華民國八十四年十二月初稿,一O八年六月二十日訂正稿)(轉載請註明出自”痞客邦純吾部落格”)

西5.jpg

西5-1.jpg朱越利著

(轉載請註明出自”痞客邦純吾部落格”)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西王母研究初稿之五
    全站熱搜

    純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