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的文物收藏之三十二:百年檜木澡盆-”洗三朝”的故事
年 代:明治末年至大正十年(1908~1921)
採集地:台北新店大坪林
尺 寸:直徑180公分(上) 160公分(下) 高7.3公分
用途:出生嬰兒”洗三朝”
鑑賞:充滿歲月滄桑之美的檜木老澡盆,隱藏著”洗三朝”的故事
◎五、六十年前,阿嬤述說著”洗三朝”的故事:
一、誕生要熬過第三天
從前嬰兒容易夭折(註一),至少要熬過第三天,祝賀新生的第一個儀式是洗澡。怕嬰兒感冒,只能先用麻油擦身,三天後,才能進行生命中第一次的洗澡儀式-”洗三朝”。
二、”做膽”是洗三朝重要的儀式
用大灶燒洗澡水時,要放入橘子葉、桂花、龍眼,象徵吉祥、富貴、子孫滿堂。澡盆在倒入洗澡水之前,要先放入十二文銅錢(象徵財運亨通)和一顆圓形石頭。
洗澡時,負責洗澡的產婆拿起這一顆圓形小圓石,在寶寶胸前輕拍三下”做膽”,希望寶寶膽量大,不受驚嚇。
“洗三朝”不只是單純的洗澡,更充滿著祈福、祝福,希望小生命從此頭好壯壯,平安健康的成長(註二)。(2015.1.29上午10:10) ( 轉載請註明出自痞客邦”純吾部落格”)
※註一:祖父母的前面三個男丁皆夭折,大伯是他們的第四個男丁,對於新生命的誕生格外的謹慎小心。
※註二:參考"台灣的生命禮俗"P18慶祝新生命誕生(2005年9月秋雨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圖片說明:充滿歲月滄桑之美的百年檜木澡盆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