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筆記之二百七十六:北埔國小日本宿舍

    花蓮縣新城鄉北埔村北埔國小,創校於日治時代大正九年(1920),原名:甲種蕃童教育所,去年剛滿百歲。

文章標籤

純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田野筆記之二百七十五:恆春縣城西門~海角七號拍攝景點

    恆春縣城,是清朝在牡丹社事件之後所設的恆春縣治所在,興建於光緒元年十月十八日,光緒五年(1879)七月十五日落成,為國定古蹟,是台灣現存城池之中唯一保存城門的一座。

文章標籤

純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記劉家家族的故事之七:當我們同在一起~半個多世紀前珍藏

    發現這張黑白老照片,背景在花蓮市郊國慶里佐倉大伯父家豬舍旁,推估是民國五十五年左右。大伯父負責管理十甲農地,十分辛苦。應該是春節期間,姐妹堂姐妹表姐妹團聚的合照。

文章標籤

純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田野筆記之二百七十四:台湾是個好地方,我將再來~追憶中野政司先生~

    中野政司先生居台七個月(旅遊),因疫情延期,去年九月九日回日本,舊疾復發,二月五日入東大附属医院開心臟,進入昏迷,十七日去世。  

文章標籤

純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花蓮聖地慈惠堂史話之九十二:崎峰村慈惠堂

前言:

文章標籤

純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田野筆記之二百七十三:溫家太原堂,不是大原堂~堂號巡禮之三十八

    溫家郡號太原(在山西省),清朝溫氏渡海來台者,以溫念九郎派下居多。雍正年間,溫明梧(廣東梅縣)入墾今屏東內埔。

文章標籤

純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花蓮聖地慈惠堂史話之九十一:花蓮縣長徐榛蔚新春蒞堂祈福

前言:

文章標籤

純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田野筆記之二百七十二:春天是讀書天

    日本人說:讀書の秋,食欲の秋,其實春天萬物欣欣向榮,正是最好的讀書天。

文章標籤

純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田野筆記之二百七十一:枋寮漁港  

   2021年1月27日午后悠閒漫步枋寮漁港岸邊,一整排的大葉欖仁樹下。海風徐徐,有絲絲鹹鹹塩味,素朴簡約不喧嘩,正是南部的味兒,我喜歡這種感覺。

文章標籤

純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田野筆記之二百七十:枋寮鄉曹家醮國堂玉蘭花~堂號巡禮之三十七~

    屏東縣枋寮鄉東海村西安路曹家醮國堂,從林邊鄉搬到枋寮鄉東海村已是第三代了,屋前玉蘭花粗壯的樹幹,說明了它的歷史。

文章標籤

純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