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聖地慈惠堂史話之九:清康熙年間奉祀的西王母「瑤池金母」

前言:               

                慈惠堂瑤池金母信仰,自民國38年(1949)在花蓮聖靈顯化發源崛起,快速擴散,經數十年發展,信徒超過百萬人、分支遍佈全臺及海外達千家以上,型塑出獨特的信仰文化。

         其中,開山元老、歷任先賢的默默奉獻,以及口耳相傳的靈驗神蹟、母娘悲憫的感應故事,更是凝聚慈惠人的重要能量。

                            ~不容青史盡成灰~

一、奉祀西王母,首見於《鳳山縣志》

                清康熙末葉,本省纂輯有地方志書三部,其一即鳳山縣志,刊行於康熙五十九年(一七二O),著者為台灣府歲貢生陳文達。

《鳳山縣志》卷之十外志寺廟仙堂:(轉載請註明出自”痞客邦純吾部落格”)

                在長治里前阿仙社內,鄉人何侃鳩眾所建。祀五文昌,能降乩。環植竹木、花果,頗有勝致。後建草亭,為遊人憩息之所。近復合祀東王公、西王母於內

                五文昌是道教奉祀五位與讀書相關的神明為「梓潼帝君、魁年星君、朱衣帝君、文衡帝君、孚佑帝君」,梓潼帝君就是文昌帝君張亞子。

                東王公即東華帝君,西王母就是無極瑤池西王金母大天尊,此乃西王母首先被台灣島內奉祀的記錄,時間在清康熙五十九年(一七二O)之前。

                清初鳳山縣管轄今之屏東縣及高雄市(含舊高雄縣),仙堂所在的長治里前阿仙社,推測在湖內、路竹一帶。

    《鳳山縣志》卷之九藝文志,清康熙福建惠安諸生何借宜題前阿仙堂七律:

                                                     海島由來是駕鼇,幽阿隱隱結蟠桃。

           風過竹樹駕笙遠,雲掛茅簷鶴馭高。

           星聚一堂扶世運,文司百代萃仙曹。

           丹成九轉千年事,此日閒遊興自豪。

                 丹成九轉出自《抱朴子》金丹,結蟠桃、鸞笙遠、扶世運,記西王母及扶乩(扶鸞)之事。

                  清康熙二十八年(一六八九)蔣毓英《台灣府志》為嚆矢,至余文儀在乾隆二十五年(一七六O)的《續修台灣府志》,凡六修。

                  其中乾隆六年(一七四一)劉良璧的《重修台灣福建府志》,卷十八寺觀條出現鳳山縣仙堂。

                  乾隆十二年(一七四七)范咸的 《重修台灣府志》 ,卷十九寺廟鳳山縣亦有記錄”仙堂”。(轉載請註明出自”痞客邦純吾部落格”)

二、沉寂了兩百年乍見曙光

                清乾隆十七年(一七五二)王必昌的《重修台灣縣志》,嘉慶十二年(一八O)謝金鑾的《續修台灣縣志》,道光十四年(一八三四)周璽的《彰化縣志》、道光二十年(一八四O)陳淑均的《噶瑪蘭廳志》、進士鄭用錫的《淡水廳志稿》,接著,同治九年(一八七O)陳培桂的《淡水廳志》,光緒二十年(一八九四)盧德嘉的《鳳山縣采訪冊》、屠繼善的《恆春縣志》,一八九五年至一九O一年的《安平縣雜記》、《嘉義管內采訪冊》,依然未有「瑤池金母」的廟宇出現。民國十年(一九二一)連雅堂的《台灣通史》,昭和三年(一九二八)伊能嘉矩的《台灣文化志》相繼問世,其宗教志及道教之影響諸篇,皆沒有提及「瑤池金母」、「西王母」的信仰

               日本人佔據台灣五十年又四個月期間,為了實施殖民政策和統治台灣,作為政治一般之參考,所以從一八九五開始,即展開台灣的風俗研究和民情調查,直至一九四五年台灣光復,未曾間斷。其有關台灣的生活習俗和宗教信仰的著作如:一九二一年,片岡巖的《台灣風俗志》,一九三四年,鈴木清一郎的《台灣舊慣冠婚葬祭與年中行事》,一九三五年及一九三九年,曾田福太郎陸續出版《台灣本島人之宗教》和《台灣之宗教》二書,均無片語隻字言及「瑤池金母」之信仰。

                民國三十八年四月,首都南京淪陷,沉寂了兩百年,天應人時,乍見曙光,奉祀「瑤池金母」的「慈惠堂」之興起,正是大陸淪陷後五個月;冥冥中,「西王母」也就是「瑤池金母」,似乎決定寶島台灣,做為祂弘法救世的道場了。 

           (2017.11.30 中午初稿         2017.12.7  二次稿)(轉載請註明出自”痞客邦純吾部落格”)

清康熙年間奉祀的西王母1

清康熙年間奉祀的西王母2鳳山縣長治里

 

清康熙年間奉祀的西王母4台灣府志(劉志)

清康熙年間奉祀的西王母5台灣府志(范志)

清康熙年間奉祀的西王母3

清康熙年間奉祀的西王母

(轉載請註明出自”痞客邦純吾部落格”)

arrow
arrow

    純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