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台灣好滋味之四:佳冬的巷弄粄條

一、”尋寶”-失落的甕牆

   聞名的蕭氏古厝,位於屏東縣佳冬鄉,從台十七線267公里進入。2014年2月23日在古厝一帶做第三次的田野調查”尋寶”,濃郁的人情味,純樸的民風,您不得不停下腳步。

   巧遇九旬客籍老太太謝女士,慈祥和靄,相談甚歡,與母親年齡相近,同為謝姓,倍感親切。

   忽然想起,在古厝左側溝渚路六號的那一座古樸民宅的”甕牆”不見了,老宅也拆了,有一絲絲的失落感。

二、沒有招牌的巷弄粄條

   蕭氏古厝前及其周邊,已自然形成市集,古厝右側有一座興建於清光緒十六年(1890)的敬字亭(聖蹟亭),呈現的聖蹟亭是翻修過的。

   沿著敬字亭走,就是狹窄的一條街,應該稱做”巷弄”比較貼切。到各地做田野調查,我喜歡到市場,到巷弄尋找”庶民美味”。

   一家沒有招牌的麵店,創業於民國七十五年,由第二代外籍媳婦掌廚,點了兩碗粄條,一碟小菜是粉腸和滷的很透的大豆腐干切片,總計才130元,不亞於任何一家名店的美味,真是貨真價實,下次一定再來。(2014.3.13凌晨)

圖一、佳冬鄉佳冬村敬字亭(聖蹟亭)

IMG_5898.JPG

圖二、蕭氏古厝 

IMG_5846.JPG

圖三、楊老太太謝女士 

IMG_5848.JPG

圖四、一碟粉腸及豆腐干

IMG_5893.JPG

圖五、好吃的粄條 

IMG_5894.JPG  

arrow
arrow

    純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