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聖地慈惠堂史話之二百六十九:顯化感應故事之十四~ ”收驚”~資深女計程車司機的感念
前言:
慈惠堂瑤池金母信仰,自民國38年(1949)在花蓮聖靈顯化發源崛起,快速擴散,經數十年發展,信徒超過百萬人、分支遍佈全臺及海外達兩千家以上,型塑出獨特的信仰文化。
其中,開山元老、歷任先賢的默默奉獻,以及口耳相傳的靈驗神蹟、母娘悲憫的感應故事,更是凝聚慈惠人的重要能量。
~不容青史盡成灰~
以下是訪談記錄
時間:2016.12.08 7:10~7:30
地點:花蓮市中華路和福町路交差口
報導人:黃錦珠
採訪人:劉純吾
一、”怕著驚”,先生媽”收驚”
黃錦珠女士,六十多歲,計程車司機資歷,超過三十年,是目前花蓮最資深的專業女計程車司機。
清晨七點左右,常常停靠在中華路和福町路的交差口,當然是金三角重要的據點之一。
她說女兒今年四十歲,小時候只要”怕著驚”,就請惠安堂先生媽收驚。
黃女士台南人,先生是台東人,婚後隨著先生在花蓮監理站任職,在花蓮定居下來。
女兒健康的成長,黃錦珠女士對惠安堂先生媽感念不已。
二、關於收驚和辦事的流程
收驚的房間在惠安堂最裡間,先讓患者或問事者左側對鋁門窗朝北而坐,先生媽則背對鋁門窗,面對患者。
先生媽不必點香,先問患者生辰、姓名和症狀,隨後站起來面對鋁門窗請神,請神前要唸瑤池咒(註),請神之後就由神明作主診斷是沖犯何物?
接著就是治療,通常只是以手結印,在患者身上比畫,先驅去附身的他物。
然後擲筊,看是何方無主陰公沖犯到當事人,要患者回家後準備金紙祭品「投謝」,通常從2支金紙開始擲筊,有時會需要菜飯……,並視神明指示何方位,要回去祭拜。
通常先生媽都會給每個人一些抹草,帶回去洗澡,有些會教她們第二天再回來,若症狀有改善,就不必再來了。
※註:又稱瑤池金母神咒,咒語:嗡、金母、悉地、吽。
(2017.3.2初稿 2023.1.3二次稿 轉載請註明出自”痞客邦純吾部落格”)
右:惠安堂先生媽 左:惠安堂先生媽的小叔劉盛中博士(背景為聖地慈惠堂)
惠安堂先生媽在田埔老家庭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