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筆記之二百七十七:烏杙段張家老宅

    民國四十年十月二十二日花蓮大地震,這一棟位於花蓮縣壽豐鄉志學村烏杙段的張家老宅,一條龍式建築,建於大地震之後。

    昨日(2021年2月24日)偶然機會踏入,格外覺得親切。張家來自桃園,老宅呈現了花蓮移民史的滄桑歲月。

    稱烏杙(一ˋ),有其典故,「砌石高手為”烏杙”解祕那個時候 (民國五十年代) ,家家戶戶都飼養水牛,一家不只一頭,黃昏回到農舍,要在地上釘上一支ㄍㄧ仔,就是”杙”,栓住牛隻,”杙”辭書的解釋是”繫牲畜的小木樁”。一頭頭的水牛排列黑漆漆,所以閩南語說是”黑ㄍㄧ仔”,黑與烏同音,此乃”烏杙”地名的由來。

       環境的關係,陳柏燐先生成了石頭的砌石高手,亦擅於築堤防,感謝柏燐先生為”烏杙”這個地名解祕。」。(田野筆記之二十九:一個叫”烏杙”的地方)

 張家老宅,左右各有一間牛舍,證明了當時每家不只養一頭牛。

   屋前清澈溝渠,是來自木瓜溪的水源,溪石砌成的矮牆,也是就地取材的。  

   按:張宅在二十年前已易主,今屋主十分珍惜這棟房子。

 (2021.2.25晚初稿     2021.2.27晚二次稿   轉載請註明出自痞客邦”純吾部落格”)

田277-12.jpg

田277-2.jpg左為牛舍

田277-5.jpg

田277-6.jpg右為牛舍

田277-3.jpg

田277-7.jpg

田277-1.jpg

田277-11.jpg

arrow
arrow

    純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