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田野筆記之四十九-淺談台東縣移民的先驅和聚落

         ~回應”八七水災移民的桃花源”網友~

       台東縣東河鄉興隆社區「八七水災移民的桃花源」,應該是晚近的移民聚落,舉一、二記載如下:

一、漢移民定居後山的先驅者~鄭尚

         寶桑指現今台東市文化、中山、復興、寶桑、中華、仁愛、中正、大同、成功等里。

       「寶桑庄」譯自卑南覓番地名Poson。卑南街的地名起源於稱台東平原為卑南覓,在卑南建立的街肆,故稱之。

        卑南覓聚落的發生,開始於道光二十五年(1845),一說咸豐五年(1855),有現屏東縣枋寮鄉水底寮,閩南人鄭尚,翻越中央山脈抵巴塱衛(今大武)向卑南族租地,在寶桑地方居住,並傳授漢人耕耘之法,亦與之交易,頗受愛戴,以後移民移居者接踵而至。

        至同治末年(1874年前後),此地形成約有五十戶的街市,就是漢移民定居後山的嚆矢(開端)。光緒元年(1875)在此設置卑南新街,稱「新興街」。(台灣地名辭書台東縣P256)。(轉載請註明出自痞客邦”純吾部落格”) 

二、翻山越嶺劉進來

         清同治10年(1871),來自鹿港的閩南人劉進來,經南投、八通關古道到玉里,再由安通越過海岸山脈,至成功鎮重安,再循被稱為「成廣澳路」小徑,抵達南竹湖(在長濱鄉),從事通事的工作。

        娶陳阿朱女士為妻(父為阿美族,母是平埔族),婚後遷居成廣澳(成功鎮小港)開枝散葉,同治十三年(1874)創建天后宮,為台東縣最古老的廟宇。(見成功鎮志 歷史篇人物紀 陳阿朱P225-227)。

        成稿於光緒十八年(1892),台東州知州胡傳(號鐵花,胡適博士的父親)所撰的《台東州采訪冊》已看到了廣鄉、成廣澳莊,有商一十五戶,民三十三戶,男、女一百七十人的記錄。(轉載請註明出自痞客邦”純吾部落格”) 

三、楓港莊民林讚墾荒巴朗衛

        光緒元年(1875),設招撫局於埤南,招民墾荒,亦始於是年十二月,楓港莊民林讚募得農民六十名,承墾埤南之巴朗衛(今大武))荒埔,稟准予經費。……林讚等所墾者,今有升科田十三甲七分有奇存焉。(見《台東州采訪冊》墾務)。

四、結語

        台東縣的漢移民始於道光、咸豐,光緒初已有官方主導墾務形成庄、街,至日治更具規模。台東縣東河鄉興昌村八七水災移民的桃花源,形成於民國四十八年之後,是台灣光復後新的聚落。(2015.5.7午初稿)(轉載請註明出自痞客邦”純吾部落格”) 

圖一、台東市天后宮舊貌(臺東縣寺廟專輯)

  台東天后宮1  

圖二、台東市天后宮光緒皇帝賜匾 (臺東縣寺廟專輯)

台東天后宮2  

圖三、成廣澳天后宮(成功鎮志歷史篇)

台東天后宮

圖四、出自於原住民手工的斗拱 (臺東縣寺廟專輯)

台東天后宮3   

(轉載請註明出自痞客邦”純吾部落格”) 

arrow
arrow

    純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