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堂先生媽濟世篇之十七:英姑娘與先生媽

前言:

   五十年代的花蓮人,只要覺得孩子「怕著驚」,一定要去惠安堂找「先生媽」收驚。有母娘傳授神力的「惠安堂先生媽」,成為花蓮孩子們的守護使者、民俗醫療的菩薩。

        人稱「先生媽」的惠安堂老闆娘謝金蓮女士(1926~2000),自民國四十年前起開業以來,紅遍花蓮港,沒有顯赫的出身、不是醫療專業背景,但是同情困苦的慈悲心腸,加上慈惠堂的濟世神話,先生媽的傳奇成為花蓮民間人物的重要篇章。

本題

一、中華路金三角的女兒

        民國九十二(2003)三月二十八日慈善寺監院如願法師在念佛聲中安祥圓寂,享壽九十八歲。

        如願法師就是”英姑娘”,對老一輩花蓮人而言,如願法師很陌生,提及”英姑娘”就耳熟能詳了。

        “英姑娘”民前六年出生於台北,七歲隨父母遷居花蓮,父親劉金國老先生在今天的中華路金三角一帶經營布莊,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也是地方望族。

二、帶髮修行「英姑娘」

      民國三十四年(1945)台灣光復,將「西本願寺」移請劉父代管,劉金國老先生敦請妙賢法師擔任住持弘法。

      民國三十五年,妙賢法師和帶髮修行的「英姑娘」一起創立慈善寺,展開濟世救貧志業。因為如願法師俗名的最後一個字為「英」字,地方人士均以「英姑娘」來敬稱。(如願法師俗名劉桂英)

三、課誦經典的導師

      惠安堂先生媽謝金蓮女士,出身台北三重埔,與英姑娘誼屬台北鄉親。先生媽的母親謝黃月老太太,長期茹素,雖不識字,却能課誦整本的金剛經等佛教經典,信佛極為堅定,火化留有數顆的舍利子。

      從民國五十年代開始,先生媽每週必往慈善寺向英姑娘請益,由英姑娘親自教導課誦佛經,有時也解析經義。

      先生媽課誦的佛經有:普文品、金剛經、阿彌陀經、高王觀世音真經、大悲咒等。

四、佛道雙修,終焉之地

      財團法人慈善寺,很早就有了福慧的濟貧工作,先生媽一家人,包括子女、媳婦、孫子及店裡的員工,總計十九個人,均慷慨認捐,默默行善。

      佛道雙修的先生媽,和「英姑娘」,雖無師徒之名,而有師徒之實。先生媽和夫婿劉盛惠先生選擇了慈善寺地藏王菩薩殿後方,做為終焉之地。(2014.9.18午前初稿)(轉載請註明出自”痞客邦純吾部落格”)

 圖一、慈善寺藏經 

17-1

17-2.jpg

17-4.jpg

17-5.jpg

圖二、先生媽課誦的佛教經典

17-3.jpg

圖三、先生媽一家默默行善 

17-6.jpg    17-7  

圖四、慈善寺

IMG_0943IMG_0944

圖五、英姑娘常送巴吉魯分享信徒 

IMG_094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純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