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筆記之二十八:宜蘭大三鬮林家大厝

一、三代完成的林家大厝

音ㄐㄧㄡ,閩南語讀做ㄎㄠ,為拓墾者合股開墾土地後,按合股人數,抓鬮(抽籤)分地,花蓮市十六股附近也有個叫”十八鬮”的地名。三鬮應分為第三分段,其一為三鬮二,另一部份則為大三鬮。

大三鬮”位於宜蘭縣員山鄉尚德村,聚落內著名的林家大厝,為一四合院式的大宅院;始建於清咸豐年間(1851-1861年)林保仁先生,距今已有一百五十年了,歷經三代才興建完成。林家子弟林朝英捐官,所以正廳屋頂建有燕尾,屋頂的”翹”,才能向上飛揚的,此大宅院又被稱做”林朝英宅”。(轉載請註明出自痞客邦”純吾部落格”) 

二、聽進三叔公講古

「大湖湖底的黏土據說黏性最好,比大陴(現梅花湖)的還要黏,是建築磚瓦的最上等材料。」大三鬮一帶的居民都這樣的說。進三叔公講到黏土時,面帶笑容,他說:「湖底的黏土真的很好,所製成的紅磚硬度也是天下第一的。為了黏結磚與磚塊間的縫隙,林保仁學得了技術,將糯米漿、蚌仔殼粉、烏糖羹、紡紗仔及灰土等五種材料,各二份,拌攪勻和,搽於堆砌的磚塊間,緊密貼合,一點縫隙都沒有」。(此段引用自徐惠隆的”幾多風情映斜陽” 收入”蘭陽的歷史與風土”P180~181))

三、西河堂林家克紹箕裘

被列為古宅的宜蘭唯一進士楊士芳宅第、開蘭舉人黃纘緒古宅,只剩下一磚半牆;”大三鬮”林家大厝用心維護,碩果僅存,格外的令人珍惜。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林家子孫克紹箕裘,創辦國產實業集團,事業涵蓋預拌混泥土、建設、復興航空、史谷脫造紙(生產舒潔衛生紙)、中興保全等企業,在台北事業有成,仍然把戶籍放在宜蘭縣員山鄉,他在百年之後,數億元的遺產稅留給員山鄉,造福故鄉,他,就是國產實業集團的創辦人林燈先生。

林家祖籍福建漳州漳浦,漳浦又稱金浦,堂號西河,即西河堂林家。到林家大厝訪問時,男主人侃侃而談,女眷則落落大方,展現的是望族的氣度和教養,讓我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 (2012.4.12初稿 2014.6.17二次稿  相片攝於2003.3.17)(轉載請註明出自痞客邦”純吾部落格”) 

圖一、林家大厝

林家8.jpg林家7.jpg林家3.jpg林家4.jpg林家5.jpg

圖二、林家書齋建於同治四年(1865)

林家1.jpg

圖三、林家大厝香爐

林家6.jpg

圖四、"三鬮二"石碑說明

林家9.jpg  林家2.jpg         

(轉載請註明出自痞客邦”純吾部落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純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