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筆記之四百二十二:羅家古厝和羅家祖厝~祖德流芳人材輩出

一、羅家古厝:

        2017年元月和十二月兩度南部之旅,檢視札記,不要有遺珠之憾。2017年12月19日下午經過屏東縣崁頂鄉北勢村一個叫後廍的地方,一片毛豆園,看鄉親檢著毛豆,煞是有趣,不久進入港東村,按地址是和平路二百一十六巷四十八號,正式要採訪的羅家古厝”豫章堂”。

        豫章,本為木名,似楸,楸,落葉喬木,後作地名,即今江西南昌,羅氏遂以「豫章」為郡號,後漸次南遷閩粵。

        興建於日治昭和八年(1933),由羅才之子羅縣、羅府、羅全三兄弟共同建造,為五開間左右三護龍三合院,融和了傳統閩南和西方建築的特色。

        大門作內凹環抱狀用納財納壽的意義,您會發現庭院極為寬敞,原來就是早期農家的”埕”,是曬稻穀之用。

        日治大正一直延伸到昭和初年,建築流行”彩磁面磚”,如林邊鄉福記古厝,留下多件彩磁面磚。而羅家古厝,却以洗石子工法,獨具風格,台灣光復後,也有不少民宅沿襲洗石子工法呈現。

        羅家古厝正廳山牆上雙獅戲球,左右次間蝙蝠、仙鶴、與柱頭金瓜與左右護龍簷牆上各式洗石子裝飾,處處可見匠師的功力。

二、羅家祖厝:

        羅家後邊另一”羅家祖厝”,則是同一族羅喜之後,因時間匆忙,未能拜訪,十分遺憾。

        羅家祖厝,清代興建,有大厝和龍虎兩落四列廂房,大厝部分有七間,是典型的七包五的古代大型建築。受到多次水災的水沖沙壓,目前厝身深與地面的距離僅剩一階一尺多而已。(參照《台灣地理辭書》卷四屏東縣P465.)

        羅氏一族興旺,羅才和羅喜後代,羅家子弟在漁業界教育界政界崢嶸頭角,遍及屏東高雄台北,乃地方望族,正是祖德流芳、人材輩出。

       (2021.5.27午後初稿    2021.5.29二次稿   2022.7.11三次稿 2022.7.14四次稿 轉載請註明出自痞客邦”純吾部落格”)

田422-2.jpg

田422-3.jpg

田422-1.jpg

arrow
arrow

    純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