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花蓮聖地慈惠堂史話之十二:台灣西王母的信仰中心                  ——花蓮聖地「慈惠堂」之沿革與發展

前言:               

              慈惠堂瑤池金母信仰,自民國38年(1949)在花蓮聖靈顯化發源崛起,快速擴散,經數十年發展,信徒超過百萬人、分支遍佈全臺及海外達千家以上,型塑出獨特的信仰文化。

         其中,開山元老、歷任先賢的默默奉獻,以及口耳相傳的靈驗神蹟、母娘悲憫的感應故事,更是凝聚慈惠人的重要能量。

                   ~不容青史盡成灰~

一、前言

                在台灣提到道教的廟堂宮殿,立即會想起北港的「朝天宮」、大甲的「鎮瀾宮」、 新港的「奉天宮」、 台北的「行天宮」、木柵的「指南宮」,還有就是總堂遠在花蓮的「慈惠堂」。聖地「慈惠堂」總堂,位在花蓮市西郊,開基立廟近七十年,卻發展成一所名聞遐邇,全省冠以「慈惠堂」的廟宇,竟高達一千餘家,在國內若要論分堂之多,「慈惠堂」確實是獨佔鰲頭的。

             「慈惠堂」奉祀「瑤池金母」,也就是「西王母」,一般稱之為:「王母娘娘」、「金母娘娘」、或尊之曰「無極瑤池大聖西王金母天尊」。考查清朝乃至於日據時代的方志文獻,並未記載有「瑤池金母」的神祇信仰,也沒有其相關廟堂的設立。自清康熙二十四年(一六八五)蔣毓英首修《台灣府志》康熙三十三年(一六九四)高拱乾的《台灣府志》,到余文儀在乾隆二十五年(一七六O)的《續修台灣府志》,已是第六次的修訂《台灣府志》了。依《余志》卷七典禮篇所載,可以證實清初在台灣一地,屬於道教的廟宇,已有「城隍廟」、「關帝廟」、「天后宮」等宮廟。又如道光十四年(一八三四)李廷璧的《彰化縣志》、道光二十年(一八四O)陳淑均的《噶瑪蘭廳志》,接著,同治九年(一八七O)陳培桂的《淡水廳志》,依然未有「瑤池金母」的廟宇出現。民國十年(一九二一)連雅堂的《台灣通史》,昭和三年(一九二八)伊能嘉矩的《台灣文化志》相繼問世,其宗教志及道教之影響諸篇,皆沒有提及「瑤池金母」的信仰。(轉載請註明出自”痞客邦純吾部落格”)

              日本人佔據台灣五十年又四個月期間,為了實施殖民政策和統治台灣,作為政治一般之參考,所以從一八九五年開始,即展開台灣的風俗研究和民情調查,直至一九四五年台灣光復,未曾間斷。(註四七),其有關台灣的生活習俗和宗教信仰的著作如:一九二一年,片岡巖的《台灣風俗志》,一九三四年,鈴木清一郎的《台灣舊慣冠婚葬祭與年中行事》,一九三五年及一九三九年,曾田福太郎陸續出版《台灣本島人之宗教》和《台灣之宗教》二書,均無片語隻字言及「瑤池金母」之信仰。民國三十八年四月,首都南京淪陷,奉祀「瑤池金母」的「慈惠堂」之興起,正是大陸淪陷後五個月;冥冥中,「西王母」也就是「瑤池金母」,似乎決定寶島台灣,做為祂弘法救世的道場了。

(二)本文

               話說花蓮縣吉安鄉勝安村,台灣光復後,遠從苗栗苑裡的地方,來了一位法力高強的道教法師,名曰劉添丁者,在其加設壇問陰,俗曰”觀落陰”,甚是靈應,求問者絡繹不絕,歲次已丑,也就是民國三十八年八月十五日,秋圓之夜,「瑤池金母」神靈蒞止於劉添丁道壇,降於乩童蘇烈東之身,扶乩降鸞,啟示曰:「吾乃天上王母娘娘,欲在此處駐蹕,解救人間一切苦厄,宜化度眾,勿相驚駭。」吉安鄉勝安村,位於花蓮市西南角郊外,此地民風樸素,善良誠實之人為多,善氣沖天,祥光遍地,此地是可為萬世基石,發祥之聖地也。

                民國三十九年歲次庚戌二月十八日,虔誠契子陳金茂者,奉  母娘教示,恭塑  金母塑像一尊,於是日子時點眼,同時舉行安座典禮,以資後日發揮救世也,此為每年二月十八日堂慶之由來。(轉載請註明出自”痞客邦純吾部落格”)

               扶箕,就是「飛鸞」,「箕」有時寫做「乩」,或稱做「扶鸞」,”鸞”意指神鳥,故又稱為「飛鸞」。其目的,在於傳達神的言語或神意,以書寫的方式把話記錄下來。金母娘娘顯化以來,經常”出乩”,也就是”飛鸞”,求病問事者,日夜擁擠不堪,未幾便有幾位自願效勞救世的慈善人士,名林九嬰、劉永江等,代筆錄寫藥方及指示金言等,皆不收費(註四八),劉永江為筆者之堂伯父,精通漢文,也懂得藥草,”出乩”時判讀鸞筆在沙盤上,寫出的文字,有時也做記錄的工作。筆者童年,多次觀看”出乩”,並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

                  民國四十一年歲次壬辰正月二十日,金母懿降金鸞曰:

                       「慈心渡世降瀛東,惠澤紅塵化碧宮;

                             堂戒嚴明宜謹守,命名永紀眾心中。」

                詩中暗嵌堂名「慈惠堂」,於是就由信眾恭製一面黑漆匾額,橫書「慈惠堂」三個大金字,掛在門上。由此煥然一新,遠近馳名的道教聖地「慈惠堂」總堂,於焉成立。

            「慈惠堂」信徒,猶如一個大家庭,男女信者,皆尊金母娘娘為”母娘”或”契母”。其中並有契弟、契妹、契子、契女、契孫、契孫女等。通稱家禮,曰舅父、曰姨母、曰姑母、曰兄、曰弟、曰姊、曰妹,故此林九嬰為  母娘收做二弟,劉永江是三弟,眾信徒皆稱呼林九嬰”二舅”,劉永江”三舅”。當時台灣醫藥不發達,  母娘下降以來,治癒奇疾怪病,及解決困難事情,不知其數,靈驗的事蹟,傳遍縣內外,香火益加鼎盛。(轉載請註明出自”痞客邦純吾部落格”)

               民國四十二年歲次癸巳二月二日,契子簡丁木、陳金茂、林龜里三人,奉  母娘降示,往北取經,詩曰:

                             「春花初放兩枝紅,往北求經供聖堂,

                             早夜參研虔意誦,消災滅禍降禎祥。」

               三位契子北上取經,於台北”樂善壇”劉培忠道長處,得《瑤池金母普渡收圓定慧解脫真經》數冊,三人同向劉道長致謝,歡喜而回,眾相參研,此時方知「王母娘娘」,就是「瑤池金母」,又尊之曰:「無極瑤池大聖西王母天尊」。(取材自羅臥雲著《瑤命皈盤》P86-88 民國五十六年法華山慈惠堂、慈惠堂總堂出版)

                聖地慈惠堂堂務顧問楊宏文說傅來乞老堂主告訴他,簡丁木、陳金茂、林龜里三位前賢未取回《瑤池金母普度收圓定慧解脫真經》……傅堂主隻身北上投宿圓環和平旅社,再往木柵仙公廟(指南宮)蒙呂仙祖指點,前往樂善壇,才獲此慈惠堂經典《瑤池金母普度收圓定慧解脫真經》。(依民國一O七年十一月十一日第十八屆第三次委員會議楊顧問發言)

              《瑤池金母普渡收圓定慧解脫真經》,是崇奉瑤池金母為主神的「慈惠堂」派下系列之主要經典,當然是屬於”善書”之類。可謂”善書”?”善書”就是勸善的書,自宋代以後就如此沿用下來。既是勸善之書,就不以營利為目的而刊行,幾乎都是免費刊行贈與的。”善書”就是為了勸善懲惡而將民眾道德以及有關連的事例,說話蒐集來刊行的流通民間的通俗書刊的意思。(註四九)歸納為瑤池金母派下的經典”善書”,還有:《瑤池金母洪慈普度救劫經》、《瑤池金母收圓寶懺》、《瑤池金母救世記》、《瑤池金母渡眾修圓詩集》、《瑤池金母普救坤道血盆真經》、《瑤池金母顯靈》、《瑤池金母養正氣真經》等,係自明、清以來的中國民間宗教中的很重要的經典。(註五十)

           “寶卷”的結構和”變文”相近,且所講唱的,也以因果報應及佛道的故事為主。”寶卷”二字的被發現於世,當以《銷釋真空寶卷》和《目連寶卷》為最早了。時在元末明初之間。(註五一)《護國威靈西王母寶卷》,題簽《西王母諸仙慶賀蟠桃寶卷》,作者為直隸東部,一位叫劉香山的道人,明崇禎甲戊七年(一六三四)序刊,清康熙丁已十六年(一六七七)重刊。有關「瑤池金母」的寶卷,還有:(1)《玉露金盤》木刻本一冊,刊於清光緒庚辰六年(一八八O)。(2)《無極金母五更家書》石印本一冊,刊於甲子民國十三年(一九二四)。(註五二)上述有關瑤池金母的”善書”、”寶卷”,除《護國威靈西王母寶卷》外,大部分均在台灣翻印刊行流通,期能修心積德,進而匡人救世;同時也不限於慈惠堂派下的宗教結社在出版。(轉載請註明出自”痞客邦純吾部落格”)

               民國四十三年歲次甲午正月十六日  母娘降示:「母要採製桃弓筆一枝,以資後日之用,其長要七尺二寸、寬要三寸六分,以為配合二十六罡天七十二地煞,應乎乾坤,用於徵象」。時有傅來乞者,是一虔誠堅意的契子(今為「慈惠堂」總堂堂主)蒙  母娘金言指示,往台東縣鹿野鄉西南山中,得一約十尺高老桃樹,其身直而且碩,足堪供用,開斧採伐,星夜運回花蓮,另定吉日良時,裁製鋸開後,妙得二枝,意欲製二枝,以備副用,形如長弓,兩端縛上紅線,中挾一支如箭,及裁製完成後,一枝忽自斷折,結果祇有一枝成功,(冥冥中莫非數有定焉)。製成晒乾後,再蒙  母娘指示金言,詩曰:

                「乾坤配合筆桃弓,千載良機妙不窮。

                     弓吊樑間人鎮靜,沙排盤內筆生風。

                   堂中清淨神仙降,庭外恭求顯赫通。

                   兒女有緣休自誤,虔誠修練格蒼穹。」

               另再指示良時,諭曰:將桃弓筆吊在堂中之樑間,下面排桌,桌上排放淨沙,將桃弓筆尖下抵桌上的沙中,人皆離堂遠去,靜候桃弓自己搖動揮寫。眾人依命安排後,參拜恭候佳音,吉日已到,卻見該桃弓筆自動搖動未停,眾人靠近桌旁,卻見沙中已寫著「天應人時」四個大字,眾人莫不驚訝不已曰:果然  母娘威靈與眾不同,確實千載良機也。隨之將該四字,攝上相片,以為永遠之紀念。(註五三)

            民國四十四年歲次乙未二月十五日,  母娘降示曰:三月一日起,皆要裁製青衣褲,作為參拜禮服,眾人皆不明青衣須何等型式,跪求指示,當晚即示與大契子簡丁木以型式及顏色,乃仿古法裁製,極為雅觀,  母娘有降示詩四首,並以「神仙妙化,傳授其法,心堅益切,練身健體。」十六字賜勉契子孫。此為道教「慈惠堂」信徒著青衣之由來,著青衣之典故,可追溯自漢初,著青裙入天門,揖金母、拜木公。而飛鸞出乩所持的”桃弓筆”,所用的桃木,自古為靈木,則出自《禮記》。吾等益加堅信  母娘就是「西王母」,又尊之曰:「瑤池金母」、「王母娘娘」。

            「慈惠堂」源出於道教六大派中之瑤池派,即屬丹鼎道教,其修行功夫有內丹、外丹之分,由守戒不渝,立德、立言、立功而成者為外丹,由健全體魄、雙修性命而成者,為內丹。  母娘有”五戒”訓勉契子孫:(一)溫純態度。(二)廉潔身心。(三)恭敬守法。(四)儉則盈餘。(五)讓揖夷齊。如此內外雙修,相輔相成,由定靜而安慮,進於危微精一,性靈神明,德高行潔,進可救人救世,退可延年益壽,故「慈惠堂」是臻人生功果圓滿之修道場。(註五四)(轉載請註明出自”痞客邦純吾部落格”)

              母娘慈悲為懷,時加指點迷津,民若困苦,禱之必響,堪稱神威顯赫,全省各地前來參拜的善信日眾,故由主任委員林清來倡議於民國五十二年動工興建本宮正殿,堂主傅來乞及諸委員之精心籌劃,至民國五十三年十二月十五日「瑤池金母無極寶殿」竣工。因  母娘威靈顯赫,庇佑眾生,深受各界善信所崇敬,全省各地甚至國外亦有  母娘分靈,由於信徒日眾,膳房不敷使用,係由改選後之主任委員黃秀寶等人推林清來為香客大樓興建工程之主任委員,於民國六十八年動工,頂樓興建玉皇宮凌霄寶殿,至民國七十年十一月二十四日神像入廟開光安座。斯時本堂正殿已陳舊不堪,眾議推李運祿為修建工程之主任委員,於民國七十六年三月動工修建,至民國七十九年竣工,民國八十年歲次辛未十月啟建清醮,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聖地「慈惠堂」總堂,主祀  瑤池金母,陪祀孚佑帝君、太白星君、王天君、太乙真人,玉皇宮奉祀玉皇大帝,並祀紫薇大帝、東華帝君、南斗星君。每年舉行祭典四次:農曆二月十八日總堂堂慶,乃各地分堂回總堂朝聖之日,省親謁  母娘,行禮如儀,熱鬧而隆重。六月三日是龍華勝會,七月十八日為  母娘誕辰,眾契子契孫,於七月十七日晚十一時,齊集總堂為  母娘拜壽。九月一日至九月九日,依道教科儀,舉行禮斗法會。  母娘慈恩廣被,香火鼎盛,民國五十二年十月初十本堂編訂各堂清冊為二十七家,至民國八十一年七月,「慈惠堂」分堂已達六百二十三家。據「慈惠堂」總堂管理委員會的電腦資料顯示,全省各地,包括美國、日本、星馬等海外地區的「慈惠堂」,至八十四年八月一日為止,已經突破七百三十一家,至今已達千餘家,非正式統計,「慈惠堂」的信徒,當在百萬人以上。道教「慈惠堂」堪稱是台灣光復後,發展的最快,信徒最多的新興民間教團。(轉載請註明出自”痞客邦純吾部落格”)

             (民國八十四年十二月初稿  民國一O七年十一月二次稿  民國一O七年十一月十六日三次稿 )

12-1.jpg

12-2.jpg

傅來乞老堂主,蒞臨汐止慈惠堂開印,留下珍貴鏡頭(民國七十二年)

20181116_071005.jpg

民國五十二年慈惠堂堂規及各堂清冊

arrow
arrow

    純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